台灣總工會對兩岸工會交流的思維
|
【洪清海/本會顧問】
ㄧ、前 言:
工會是勞動者意志的表徵,也是勞動者維護的強力後盾。勞動者經由工會的平台,既可與雇主進行協商,也可以就重大勞動議題和政府展開對話,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本人有幸從年輕時代就參與工會活動,不斷從參與中學習思考與成長,工會服務早已成為本人職涯發展的核心價值。今天,很榮幸應邀參加交流活動,僅代表台灣總工會的幹部和會員向大家扼要對兩岸工會交流議題提出淺見,敬請卓參。
二、對兩岸工會交流的思維:
旅者無疆,工會亦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諸多藩籬早已撤除,區域間的政治、經濟、文化早已展開整合及交流,並獲得相當豐碩的成果,工會組織的全球化佈局行動,卻相對推遲不前,已成為有識者關切的議題。
本會向來秉持開放的態度,積極推動區域間工會交流活動,與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等地區的工會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互動,從中汲取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誼。至於大陸地區,近年來本會也參與多次的論壇活動,並多次接待到台灣參訪的工會團體,因此對大陸的工會組織結構與運作其實並不陌生。本人從近年來兩岸工會交流極其熱絡的榮景中,經由掠影式的觀察與簡單思維,僅提出ㄧ些看法就教大家。
(一) 兩岸工會交流活動,不論次數、頻率、空間分佈,乃至於工會的層級性,都是與日俱增,對經驗分享與情感凝結產生正向作用;但在議題的深度與廣度上,卻明顯受到侷限。透過交流而期待逐步強化的策略性分工、合作,乃至於議題性的結盟行動,ㄧ直都未能漸次開展,這是美中不足的缺憾。
(二) 在兩岸政治現實下,工會的交流活動難免受到部份干預,兩岸工會其實可以從務實的面向找尋合作的議題和事務。例如,大陸實行「持證上崗」制度,而台灣則有技能檢定系統來確認技術水平,如果能建立兩岸技術證照經由工會認證程序而互通,對勞動者具有實質助益。又如,台灣勞工到大陸地區就業的人數愈來愈多,如何確保其權益在大陸勞動法制中獲得保障,也是一項極其嚴肅的課程。
(三) 如何在兩岸工會交流的基礎下,擴大區域間(如東協加三)工會論壇與各種形式的互動,在互助與分享中整合區域的工會實力,應該是ㄧ項值得開拓的長期工程。
(四) 在網際網路超連結的今天,兩岸工會應加強網路的訊息分享與合作。
三、結語: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與合作,企業以彈性的思維進行快速變革,不論資金的移動,抑或組織的整併,其速度與規模都相當驚人。工會面對環境變遷所帶來的巨大衝擊,如何以更寬廣的視野,以更彈性的思維,及更務實的行動來回應挑戰,顯然已是工會幹部無法迴避的責任。
以上報告,敬請指教,並再次謝謝盛情邀請與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