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勞動論述的作用與要領
|
【洪清海/本會顧問】
二年多前,我應聘擔任台灣總工會顧問,義務協助工會發展會務。雖然受到董理事長的錯愛,讓我得以深度參與組織運作,但慮及顧問身分總是「客卿」角色,因此對理監事會的運作與決議過程,我始終保持最低介入,我反而比較關心一個全國性總工會如何發揮政策參與的角色功能,尤其是勞動論述的推展。
以論述促進良善治理
如眾所周知,台灣工會組織長期疏於對勞動議題的研究與論述,對各項勞動政策與法制的變革,習慣於本能、隨興與直接的口頭評論,既無法將問題的內容與意涵完整表達,也無法對工會的主張與訴求加以統整,更別說嚴謹的思辯論證,因而無法與政府或社會進行積極性的對話,相當可惜。我認為當前台灣公共事務正朝向社會化發展,公共參與已成為政府良善治理的必要條件,而以社群以公共論述來影響政策走向,則成為公民發聲的重要平台。在夥伴關係中,工會組織如果想從源頭參與公共政策之形成,就必須積極培養論述能力,尤其是全國性總工會幹部,更應有此認知與能力,而這正是我可以延續公部門經驗與理想,以社會公民的身份對工會提供培力服務的區塊。當時,我不揣淺陋寫了一篇談論勞動論述的文章,簡要介紹工會如何進行勞動論述,並嘗試針對不同勞動議題發表粗淺看法,目的在於拋磚引玉,鼓勵工會幹部把自己對勞動問題的觀察與想法寫下來,藉以培養勞動論述能力,並積極參與社會對話。
台總的嘗試
為了帶動工會對重大勞動議題的關心,我開始思考如何以最經濟的方式,進行工會幹部強化勞動論述的培力工作(empowerment)。我所提的三項方法,第一是進行台灣總工會網站的更新,開闢「全球勞動」、「勞動論壇」及「台灣勞動新聞聚焦」等專欄,作為工會論述的平台,並提供國際勞動資訊,以資訊豐富化(information enrichment)來拓展工會的國際視野;第二是發行「勞動論壇」刊物,擇要刊載網站所分享的論述,以減少數位落差對資訊的障礙,並確保工會意見送達相關單位;第三是在工會內部籌組「策略委員會」,邀請學者專家帶領工會幹部針對重大勞動議題進行研究,並嘗試提出完整論述。這三項嘗試,在台灣總工會有限資源下,雖已初具規制,也受到外界正向肯定,但總體而言,我認為預期的功能仍未彰顯,工會幹部仍對勞動論述缺乏投入的熱情,甚至直言勞動論述無用,令人挫敗。我想,組織培力工作本即推動不易,也不是立竿見影的短期工程,持續燃燒熱情是必須的。
論述能力是培養出來的
曾有工會幹部問我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那就是工會有能力進行勞動論述嗎?我給的答案是「能力是培養出來的」。以前,論述是知識份子或社會精英的專利,如今,隨著教育機會的普及化,知識從學院解放,公民意識抬頭,網路平台提供寬廣的發聲渠道,工會幹部只要有關心與發掘問題的熱情,隨時都可以扮演公民發聲的角色。尤其近年來,不少工會幹部不斷進修,獲得碩士學位者愈來愈多,其學識與經驗應已具備勞動論述的能力,關鍵則在於是否有足夠的熱情與使命感。就我粗淺的觀察,縣市總工會中,桃園縣、新竹縣、台中縣市、台南縣市等總工會,都具有相當論述的條件與能力,實際表現也值得肯定,期待今後有更好的成績。至於全國性工會與勞團,則以全產總、各業工聯、苦勞網、95聯盟和台總等團體最被期待。
論述的要義
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錢永祥曾對論述加以定義,頗為精要。「所謂論述,是將觀察到的問題與提出的訴求,建構成一套完整、連慣的說法,包括嚴謹的思維辯證,及對價值觀的描述」,「也就是說,提出一套論述,必須針對社會現狀提出分析、批判,並能對理想狀態提出展望與追求」。由此可知,完整的論述,其內容至少必須包括(一)現實問題的分析與批判,包括問題的態樣、成因、影響及未來變化等;(二)解決問題的主張與訴求,包括原則、方法、途徑、目標等;(三)思維的邏輯,價值的核心與論述的依據。我認為,嚴謹的勞動論述,是以勞動問題為範疇,將各項勞動問題經由分割或整合,設定成議題,經由系統的分析與研判,提出一套包含訴求、方法與目標的完整說法,藉以與社會進行對話的動態過程。對工會而言,我認為論述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能清楚界定問題與具體訴求,並訴求的理由加以陳述,即是相當難得的論述,至於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對策,則可要求政府研議,再從其可能性、合理性、正當性、合法性與周延性等面向加以評估,據以提出同意與否或修正或補充的看法。如此經由問題的聚焦與對策的反覆商議,將可發揮實質對話的功能。
勞動論述的作用在促進變革
論述的作用,在於經由問題的聚焦與澄清,對策的檢視與思辯,價值的標舉與追求,理想與願景的型塑與建構,透過各種形式或平台的對話,發揮監督政府治理與推動社會變革的目的。而論述能否對政策發揮影響力,則必須經由實踐來檢驗。有工會幹部問我勞動論述真的有用嗎?會不會只是「狗吠火車」?我的想法是,勞動論述的功能是多元的,而能否或發揮何種作用,則必須視各項條件的配合,其中包括(一)議題的重要性或價值(二)論述的品質(三)時效的掌握(四)使用的載體(五)權責單位的心態與互動(六)壓力行動的配合。換言之,勞動論述有無作用,並非完全取決於論述本身,而是工會如何利用論述與相關行動的搭配,來達到工會訴求的目的。缺乏論述的工會行動容易失焦,而沒有工會行動的論述則蒼白乏力。
其次,論述的目的可依議題的性質來設定,如果議題只是一個隱約可見的現象,論述的目的則可設定為凸顯問題,只要能引起廣大勞工、社會或執政者注意與關心,則已達到論述的目的;如果論述的議題是勞動法案的修訂,則論述的目的應設定在法案內容的主張與堅持,論述所能發揮的作用是適時、明白、完整表達工會的訴求與理由,讓行政、立法、媒體及勞動族群理解工會的意志,但能否實際發揮影響力,則視工會集體行動所形成的壓力強度有多少。換句話說,勞動論述既可以是勞動問題的簡單描述,可以是對行政或立法的具體建言,也可以是勞工運動對理念與價值的標舉。我認為與其質疑勞動論述的作用,不如把論述當做工具,並學習如何善盡其用,促進勞動體制與環境的變革。
發掘問題是勞動論述的起步
勞動論述以勞動議題為內涵,而勞動議題的創設則來自勞動問題的觀察與發掘,因此,發掘問題是勞動論述的起步。有些工會幹部問我那來那麼多議題可討論,我的答覆是「閱讀」、「傾聽」與「思考」。
經由媒體、網路、刊物、電子報、研究報告,以及政府部門的文件等廣泛資訊的閱讀,讓我能夠快速掌握勞動事務的動態發展,並從中找出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議題。而傾聽各級工會幹部在各種場合的言論,了解工會在運作中所遭遇的難題,從中發掘共同性的議題,也讓我更能貼近工會的想法。至於思考,則在於把吸收的資訊加以串連與統整,找出資訊的意涵與價值,並經由邏輯性的編排,決定論述的架構。
此外,從不同角度接續他人的論述,也是很好的方式。至於國際的工運動態或鄰居國家勞動法制的變革,我習慣從國際網站搜羅相關報導或評論,從中思考這些資訊對台灣有何意涵,再決定是否加以整理與分享。
總之,掌握勞動問題的脈動,是進行勞動論述的起步,而發掘勞動問題的能量,則來自對勞動族群的關懷與熱情。
時效是勞動論述的鮮度
勞動論述貴在對勞動問題或現金提出預警,或對重大勞動議題提出分析與判斷,並適時表達訴求與主張,使工會的意志得到實踐。因此,勞動論述必須掌握時效,才能吸引注意,激發討論,發揮實質作用。「事後諸葛」的看法,或是「馬後砲」的抨擊,只是多此一舉。當然,如果政策決定過程缺乏透明或專斷,或政策實施過程出現新的變化,則應對不當的政策提出批判。
實務中常見「局外論事,事後論人」的場景,工會幹部對討論中的重大議題缺乏投入,或過度輕忽其可能造成的衝擊,以致未能做好對話的準備,甚至錯過論述的機會,然後才對決策者大表不滿,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凸顯自身的怠惰。
吸納專家厚實論述的重量
勞動論述必須有客觀的論據與邏輯的演繹,延請專家參與研討或諮詢專家的意見,是提出完整論述的最經濟的路徑。就我所知,國內勞動研究學者或專家,基本上對工會的態度是關心而友善,也樂於提供工會專業的協助,並不計較回饋,關鍵在於工會是否主動邀請及是否對專業給予應有的尊重。如果未能延請專家指導,至少必須蒐集專家有關的研究或論點,經過吸收轉化為論述的參據,才能提高論述的信度與效度。在社會對話中,由於工會擁有的資訊與公部門極不對稱,相當不利於論理之攻防,往往只能以情緒性語言加強聲勢,意見卻無法得到認同與接受。我認為如果工會能夠放開襟懷,尋求外部專業的支援,必然有助於提高發聲的重量。
以「共善社會」為論述基調
台大教授林萬億曾提出「社會契約」的論點,主張所有政策、經濟活動、公共議題,都要在「共善」的架構下從事,而不能以各人或團體的私利作為出發點。我認為工會雖然本質是勞工利益與意志的代表,但也是公民社會的成員,對共善社會的建構應分擔責任,因此,工會就各項具有公共性的議題提出論述,不能只顧及自身的需求或利益,必須考慮對整體社會的作用或影響。唯有如此,才能讓工會的訴求與行動得到社會的支持。日前,我曾就美國汽車工會的頹勢撰文分享,其中評論者對美國汽車工會漸漸失去美國社會長期對工會的支持情感(public sentiment toward unions),表示高度憂慮,這是國內工會應該惕厲之處。
共享的勞動網站是提升論述作用的平台
在網路時代,善用網路工具來表達看法與主張,是公民發聲的平台。網路世代對政策的影響力,超出一般想像。國內勞動網站雖然不少,但如同工會各立山頭,各工會網站缺乏互動與連結,資訊與資源也不能整合,其結果不僅是各吹各調,勞動議題無法聚焦,勞動論述也顯得有氣無力,無法發揮集體發聲的作用。而各網站也因人力不足,無法充實內容或更新資訊,經常出現「停格」的睡眠狀況,實在可惜。我認為,全國性工會在組織整合上有困難,至少也應嘗試議題的策略聯盟,共同經營與管理一個共享的勞動網站,強化工會發聲的作用,這應該是台灣勞工期待的好事。這樣的發想,但願有成真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