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2/5境外公司上班如何保障權益 2/5公司的強制開會 2/5月薪26000放假放4天一天9小時 1/11自105年1月1日起法定正常工時... 1/05取消特別休假!!
當前位置 > 首頁 > 勞動論壇 > 會議分享 > 日本的社會經濟情勢與勞動運動的課題
會議分享
[ 2009/12/04 ] 日本的社會經濟情勢與勞動運動的課題

      對於經濟環境的變化與勞動運動的對話
日本的社會經濟情勢與勞動運動的課題
中華民國營造業總工會辦理”2009年中日韓三國交流研討會”—日本建設連合文章分享
 
首先,對於中華民國營造業總工會在主辦2009年三國交流之際,設定了這麼重要的討論的機會,為此深表感謝。
因此,現在謹以「日本的社會經濟形勢和勞動運動的課題」做為主題,讓我來為大家作報告。
 
當前的情勢
 
Ⅰ.激動的國際社會,增加不透明感的世界經濟
 
(1)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冷戰情勢落幕已經過了20年。在其間,國際社會為了要求確立新秩序,以聯合國為中心,進行邁向和平與安定之各種行動。
但是,世界各地至今還有起因於民族、宗教、領土等因素之地區紛爭,而且越來越激烈, 國際恐怖行為持續發生以及核子武器擴散等很深刻的課題無法找出解決之道,國際社會還是持續混亂。
 
(2)核能武器縮減、不擴散等是今日國際社會必須一起協調強調、專心致力的最重要課題之一。「以沒有核能武器的和平安全的世界為目標」的美國歐巴馬總統的布拉格演說,作為表現美國政權的政策轉換的同時,對國際社會而言,一致合作要求廢除核能武器的劃時代的發言在全世界受到了高度的評價。
我國以唯一的原子彈被爆國的立場來看,透過明年召開之NPT(核擴散防止條約)再檢討會議的機會,以及各種場所上,進行強化核能武器縮減及核能不擴散等的行動是必須的。
 
(3)從去年美國的金融危機開始,全世界經濟同時陷入了不景氣的狀況,不僅是金融體系,對於實體經濟與雇用也帶來了難以估計的打擊,引起了很嚴重的經濟問題。
在美國因雷曼兄弟引發的大型金融機關相繼經營失敗和世界的汽車製造廠的實質國有化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經濟不景氣的環境。
另一方面,亞洲經濟雖然也一時受到全世界同時不景氣的影響,面臨了嚴厲的經濟環境,但是,以亞洲各國的經濟復甦基調作為牽引角色,在其他的國家、地域中也有整體性景氣復甦的傾向。
 
(4)要致力於解決國際社會所存在的超越國界的貧富差距、貧困問題、及地球環境問題,不是單一國家所能夠解決的。為了維持變動的國際社會的安定和秩序,實現和平與繁榮,一方面需要理解各國相互的文化和價值觀、另一方面也不能只是追求自己國家的利益,而應當以聯合國為始,加強國際性的互助合作。
 
Ⅱ 將來不安和閉塞感增強的日本經濟、社會與新的政治形勢
 
(1)日本經濟因著2008年秋天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所引發的世界同時不景氣,使得日本國內景氣也急速減速當中。特別是扮演日本經濟主要龍頭角色的汽車、電機等出口型製造業的業績驟然緊縮,日本的經濟,社會週遭的環境遭遇激烈的變化。
02年度以後,日本持續稱為超越戰後最長的「いざなぎ景気Izanagi Keiki」的經濟擴展,企業收益有大幅改善。雖然擴大了,但是最後不止反映在個人,家計部門上,對工作者而言,是為「沒有真實感的經濟擴大」,而且景氣已經惡化,開始擔憂通貨緊縮經濟的復發。
 
(2)少子高齡化的結果,導致可稱作是國民生活基礎的年金、醫療、看護等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相關政策的制定朝向負擔增加、供給減少的方向。國民對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安全感越來越增加。特別是「消失的年金」問題,因牽涉了很多的課題,到現在還沒徹底的解決,如果考慮年金支付對象的生活,實在必須儘快解決。使國民感到安心生活的基礎之社會保障制度的確立是最重要課題,政府為了公共社會保障制度的將來性與供給和負擔,必須積極地公開情報,同時也需要站在國民的立場來進行考量。
 
(3)在全球經濟發展之下,日本社會這10年來,按照競爭、效率優先的市場原理注意推進其政策。 結果,蔓延過度的規定緩和政策以及市場原理主義,導致社會等級差距擴大之外,地區間差距,企業間差距,所有領域的差距越來越大。這引起多數的國民受到對將來不安、生活不安的折磨,這種狀況讓國民生產總值(GDP)佔6成的個人消費迅速冷卻,景氣也更加迅速惡化。
 
(4)在國內課題堆積如山當中,麻相內閣終於在7月21日解散眾議院,8月18日公告、同月30日投開票的日程,施行第45次眾議院議員選舉。
第45次眾議院選舉在30日進行,當日就開了票。以民主黨為中心的在野黨勢力提出「政權交替」的口號,從官僚和家族議員為中心的政治,轉為訴諸國民生活為中心的政治,國民主權的政治。這次選戰的結果,民主黨單獨得到308議席,社民黨和國民新黨合計獲得318議席,實現了政權交替。在眾議院成了第一大黨的民主黨,聯合了社民黨和國民新黨,組成鳩山政權,致力擺脫官僚政治、推動育兒支援等,以及制訂直接支援國民生活的政權公約。
 
Ⅲ 信賴和活力的復甦,能夠自豪的建設產業
 
(1)建設產業周圍的形勢,在景氣擴大做為基調的背景下,民間設備投資,住宅建設投資的增加等在整體上都顯示了擴大的傾向,不過,受到2008年秋天的世界同時不景氣的影響,在日本房屋市場投資的外資一口氣撤回資金等,不動產關聯業界蒙受了大幅度的打擊。
同時,隨著景氣急劇的衰退,民間設備投資和住宅開工件數明顯地減少,因此今後的建設產業被預測將面對更困難的環境。
在鳩山政權下,與公共投資相關的公共事業費更加持續地被削減。即使本年度的前麻生內閣的經濟措施編列了大型的預算修正案,公共事業費比前年度大幅增加,不過,變成鳩山政權後,預算修正案被大幅削減。2010年度的政府預算案的概算要求基準,是要達到實際削減17%的公共事業費的目標。因此恐怕產生國內市場的縮小,建設業者的破產,建設工人的僱傭問題等嚴重的影響。
 
(2)建設產業是社會資本整備與住宅建設等的直接旗手,是佔國內生產總值以及就業人數約1成的骨幹產業。可是,2008年度面臨景氣急劇的惡化,建設投資約47.2兆日元,在國內總支出的全體中佔的比例變為9.75%。
2009年度,民間投資雖然持續減少,但是根據大型的經濟措施,公共投資將預定擴大,因此預測整體上大約會與前年度的水準一樣。
 
(3)因為困難的財政狀況和投標制度的不透明感,國民對公共事業和建設業的不信任感更為增加。其原因為,從前到現在公共事業是以社會資本的絕對不足作為前提,為實施最本質的擴大提升整備水準。因此,被看出了沒有充分關照投資成本、費用相對效果的評估系統。同時,公共事業的實施過程的不透明性,資訊公開的缺乏,導致了公共事業本身遭受社會性批判的結果。
為了使建設產業構築獲得社會的信賴以及認同,必須努力提高透明性與可靠性。公共事業、社會資本整備需要以整體的觀點推動整備目標的明確化以及重點化。同時,加強確立成本概念以及公平競爭的原則,轉向有效率的、有效的實施,各種改善、改革必須著手進行。
 
(4)查閱年間總勞動時間,年間工資總支付額等的指標顯示為,建設產業的雇傭勞動條件比全產業平均值尚屬落後。以2008年的年間總勞動時間來看,建設業為2098小時,製造業為1987小時,與全產業平均為1836小時比較的話,超過了262小時的長時間勞動,而且這差距有逐年擴大的傾向。
另外,年間工資總支付額也根據2008年的調查,建設產業總額為411萬7千日元,比全產業平均的550萬4千日元少了138萬7千日元,存在很大的差距。
 
(5) 為了再建構有活力的建設業,人材的確保與培養成為重要的課題。建設業的就業人數,以1997年的685萬人為顛峰,2008年為537萬人,整體上有持續減少的傾向。特別是青年人從事這個產業的比率有降低的趨勢,年齡結構越來越高齡化,45歲以上的階層佔過半數,從55歲到64歲的階層,佔了全建設就業人數的24.6%,顯示為最高的數值。
中長期來看,這些的高齡工人的退休,引起在建設業的技術繼承,技術工人的不足等擔憂。在這種現況當中,為了實現高品質的施工,確保與培養能精通現場的施工,並能根據現場的狀況建議施工方法的基幹技能者,是非常重要的。也必須要進一步進行具體的確保、培養。
 
(6)建設產業是透過社會資本整備、建造國民安心生活的社會、強化國際競爭力,對產業基礎設施大有貢獻的產業。又以因應自然災害的修復工程為首,默默地承擔了建造國民能夠安全放心生活的國家、街頭建設的角色。對社會訴諸建設產業是為社會與國民服務的重要骨幹產業是我們勞動工會的任務。
 
Ⅳ 訴求社會真正價值的勞動運動
(1)由於經濟全球化、資訊化和放寬管制的經濟構造的轉換,在個人對勞動的意識變化等的社會環境的大轉換下,雇傭、勞動環境也大大改變。在其中,對勞動工會的期待和作用愈來愈擴大。從僅以工會會員為對象的勞動運動,轉變為以全體工作人員為著眼點的勞動運動之建構是必須的。
 
(2)因無法擺脫去年秋天的世界同時不景氣的影響,雇傭情勢急速持續惡化。今年8月的總失業者人數為361萬人,是10個月連續增加的結果。總失業率雖然比前一個月改善了0.2點,但是仍然有5.5%的高數值。雇傭環境從去年10月以後急速持續惡化,8月的有效招人競爭率最後還是與前一個月同樣的0.42倍,繼續著過去最低數值。
景氣的後退一口氣使雇傭環境惡化,引起非正式勞動者的不續約,中途解雇等合同等出現,更加波及到正式勞動者,蔓延著解雇以及暫時停工。
同時,15歲~24歲的青年層的失業率達到9%新高,新就業環境陷入在遠比泡沫經濟崩潰以後的「就業冰河期」更嚴重的環境。
為了青年者雇傭對策,制訂支援就業的新規定,同時提高穩定工作比率的充實對策是必須的。
 
(3)90年代以來,隨著勞動市場的過度放鬆管制,增加了鐘點工、派遣、約用等非正式工人,被認為是working poor(一年的收入不到200萬日元)的人們超過1300萬人,非正規工人的4人中有3是人屬於working poor,陷入了極為嚴厲的雇傭勞動環境。
去年底受到急速的景氣後退的影響,以製造業為中心,實行了解雇或不續約派遣、約用人員所謂的甩去派遣,導致有關失去工作跟住家而無地可去的非正式雇員之雇用與生活所造成的社會的問題越來越被大書特書。
地方經濟的復甦遲遲未見,同時,地方的雇傭環境也未顯出改善的兆頭。企業規模間、行業間、地域間等,經濟社會的兩極化擴大而使得社會差距變得更明顯,為了邁向雇傭的穩定,社會的穩定,必須解決的課題大到堆積如山。
 
(4) 工會的組織率傾向持續減少,在平成20年的調查顯示出減少到18.1%。為了面對這嚴重的局勢,抑制組織比率的減少,對勞動工會來說是個很重要的課題。因此,在發展勞動運動上,需要以組織擴大活動當作最重要課題來專心致力,也同時需要積極地改善那些特別是組織化遲延的中小企業、地方企業和鐘點工人等非正規工人的勞動條件。
現在,在勞動運動的課題上,所訴求的不再是以往那種追求自我利益的運動,而是為了邁向社會全體的穩定和發展,能否轉換成完成勞動運動的任務與責任等的現代社會的真正價值。
 
勞動運動的課題
 
[聯合的運動]
(1)1989年日本的勞動運動集結National center聯合,今年迎接了成立20週年紀念。當初把「力量和政策」做為標語,重點放在組織內部的和睦和團結強化。不過,現在提出「政策和行動」,以擴大政策方面的影響力為目標,策劃強化與政黨的合作關係以及與NGO等的聯合。
 
(2)勞動工會的組織率在2008年6月底的現在,尚在18.1%徘徊著。聯合也標榜了800萬人(組成當時798萬人)。 不過,現在組織人員減少到低於660萬人。
 
(3)其原因是被認為隨著產業構造的變化,勞動力從製造業到服務業移動,鐘點工工人、派遣勞動等雇傭形態的多樣化進行,勞動者自己的意識變化等。同時,無法否定勞動工會對非正規雇傭工人的努力相當有限。
 
(4)聯合認為為了恢復「勞動運動的社會影響力」擴大組織是不可缺少的,為了復甦勞動工會組織率提升到20%台,要專心致力於擴大組織活動這個最重點課題。
 
(5)聯合希望達到的社會是「以勞動作為中心的福利型社會」,是「寬裕」、「公平」、「聯合」成為三位一體的社會,同時,也是尋求從中央集權轉換到地方主權的分散型社會。
 
(6) 聯合今年10月8~9日以「所有工作者聯合來構築希望和安心的社會!」作為標語,召開第11次定期大會。下列項目為中心所確認的2010~2011年度的運動方針,以推動具體的活動。
 1.組織擴大,集體的勞資關係之再構築,以聯合活動的推進來展開對社會有影響力的勞動運動。
 2.提高非正規工人的勞動女性權利水準,展開組織化與社會運動。
 3.構築以福利與團結為基礎的安心社會,專心致力進行政策與制度。
 4.勞動條件的社會性橫斷化之促進、安全網的擴充、工作規則的確立。
 5.為男女平等、平等待遇的實現,強化平等參與計畫。
 6.為實現政策而強化政治活動。
 7.為實現健康福利持續可能的國際化, 強化國際活動。
 
〔建設聯合的課題〕
(1)為了確立建設產業內的健全勞資關係,需要擴大產業別工會的產業內以及社會性的影響力,組織擴大成為最優先的課題。
 
(2)具體性方面,加強跟其他建設相關產業的交流和聯合,拉長來看,則以建設相關工會的大結合為目標。
 
(3)也同時推動構成組織內的工會會員範圍的重新評估等,擴大組織。
 
(4)加深跟社會的聯合,以被社會所認同的運動作為目標。特別推動雇傭對策、安全對策、環境對策和公共事業改革和公平競爭的確保等。
 
(5)依據以民主黨為中心所產生的政權,強化政策執行力成為重要的課題。
 
(6)在2009年9月的定期大會中,確認下列4項具體的活動,現在正在推動。
1.政策活動的推動(勞動政策、產業政策、社會政策)。
2.組織活動的推動(組織擴大和重組、統一,組織的聯合強化和運動的擴大)。
3.互助事業活動的推動(互相幫助和終生福利)。
4.國際聯合活動的推動(國際勞動運動的參與和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