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失業率近況
|
||||||||||||||||||||||||||||||||||||||||||||||||||||||||||||||||||||||||||||||||||||||||
【洪清海/本會顧問】
2009年5月19日,共同夢想網(Common Dreams.org)發佈一則新聞稿指出,當前美國的失業率已經上升到與歐洲國家一樣高的水準,意謂「美國模式的彈性」(the flexibility of the U.S. model)只是被過度誇大成效的策略模式,過去勞動市場鬆綁中引以為傲的低失業率,其實不值一哂,也不堪一擊。
1990年代,在上一個景氣循環的高峰中,美國的失業率明顯低於歐洲國家,世界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國際貨幣基金(IMF)和其他國際組織都極力推崇美國低失業率的傑出表現,並建議世界各富裕之國應效法美國所採取的自由與彈性,盡量減少勞動市場的干預與管制,讓規則鬆綁,讓企業更能依發展需求僱用勞工,進而活化就業。
惟統計資料也顯示,1990年代經濟景氣時期,美國失業率雖明顯低於歐洲大國如英、法、德、義、西等,但許多對勞動市場採取高度管制的歐洲小國的失業率則較美國為低,例如2000年,美國的失業率為4.0%,要比奧地利(3.7%)、荷蘭(2.8%)、挪威(3.4%)、瑞典(2.6%)等國為高,而丹麥(4.3%)和愛爾蘭(4.2%)則與美國相去不遠,顯見美國勞動市場彈性化策略模式不僅被誇大就業成效,而且故意忽略與就業有關的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指標。換言之,即使勞動市場彈性化有利於就業促進,但就業所帶來的實益並未反應在生活的改善與提升,只是美化了失業率而已。此一結果,不管從失業率的比較,或國民生活福祉的比較,其實都不如對勞動市場採取高度管制的歐洲小國。
在經濟衰退的當前,美國勞動市場的彈性模式,既未讓美國在就業表現上有任何優勢,反而相對出現失業率大幅攀升的窘況。依據世界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的最近統計,2009年3月,美國的失業率為8.5%,在OECD會員國中排名第四高,僅低於西班牙(17.4%)、愛爾蘭(10.6%)和法國(8.8%),其他16個主要OECD會員國的失業率都低於美國,如丹麥(5.7%)、德國(7.6%)、義大利(6.9%)、瑞典(8.0%)、荷蘭(2.8%)。此外,再就失業率的增幅觀察,從2007年到2009年3月,美國失業率上升3.9%,僅西班牙(+9.1%)和愛爾蘭(+6.0%)的增幅大於美國,法國同期只上升0.5%,而比利時(-0.2%)、德國(-0.8%)、希臘(-0.5%)荷蘭(-0.4%)等四國失業率均低於2007年的水準。
全球經濟衰退中OECD主要國家失業率變化情況
上述統計資料,用以檢視勞動市場彈性化與失業率之關聯,方法其實過於簡化,因為失業率之高低,取決於多元因素,勞動市場彈性化只是諸多因素之一,尚不宜過度放大其解釋能力。不過,勞動市場彈性化愈高,代表企業進行勞力調節之自由度愈高,在景氣衰退時期,企業習於轉嫁經營風險給受僱者,從簡單推理或現實的觀察過程,即可得到失業率必然增高的結果,倒也無待嚴謹的科學驗證。
其次,歐洲聯盟統計局(Eurostat)於2009年5月15日公布今年第一季GDP數據,歐元區16個會員國經濟出現有史以來最大降幅,較去年同期收縮4.6%,較去年第四季下降2.5%,比美國為嚴重(去年年同期減2.6%,較上季季減1.6%)。然而,相對於失業率的增幅,我們卻發現美國則高於歐洲主要國家,其中如德國GDP較上季減3.8%,較去年同期減6.9%,但失業率比2007年還低;法國GDP較上季減1.2%,較去年同期減3.2%,但其失業率比2007年增加0.5%而已。由此可知,GDP的衰退並不一定立即造成失業率的惡化,其中還須考慮產業結構、政策的效用、工會的回應力量、以及勞動市場的特性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有趣的是,筆者發現美國失業率增幅高於歐洲,但工會走上街頭或勞動爭議的情形卻較歐洲為少,是否因此使美國企業在不景氣時得以恣意解僱勞工,進而推升其失業率,尚未可知,但美國工會在經濟衰退與失業率攀高的環境中表現出奇安靜,倒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或許這與美國總工會(AFL-CIO)與歐巴馬還在蜜月期有關,或是工會系統以商業主義為理念的性格使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