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會衰退之原因
|
【洪清海】
根據美國勞動部資料,2014年美國工會組織率為11.3%,在過去30年中衰退了10%,而私部門的工會組織率則僅剩6.7%,為歷史上的新低點。哈佛大學Lawrence F Katz教授認為美國面臨嚴重的「去工會化」(De-unionization)。 工會組織的貪腐、裙帶關係和僵化的工作規則,仍是社會和多數勞工對工會的刻板印象。
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Joke Rosenfeld歸納美國工會衰退之原因有四:
(一)美國工會無法發揮平衡所得的作用。
(二)美國工會無法有效抵制種族不平的現實。
(三)美國工會無法在移民同化上扮演積極角色。
(四)美國工會無法為低所得者提供政治聲音。
Joke Rosenfeld的分析,證諸美國勞動市場的現實,確有幾分道理。例如在1965年,企業高階所得為一般勞工的20倍,2013年則拉大為296倍。美國製造業的生產力與工資之間的連結性已從1980年代起就逐漸斷裂,生產力提升的利益並未反應在薪資的調整。美國建築勞工的年所得較1973年減少1萬美元。2010年,美國汽車工人的時薪為34美元,為德國汽車工時薪人67美元的一半。美國勞動市場薪資長期衰退或停滯的問題,已然是社會不均的主因。
我認為,Joke Rosenfeld的研究,更重要的指陳,應該是在強調美國工會忽略了工會的公民角色和責任承擔,以致無法從社會汲取成長的力量。此一現象,應是1970年後工會與公民運動分離的必然結果。近年來,美國工會雖在種族和移民議題上加強與公民運動團體的合流,甚至喊出勞動權利即是公民權利的口號,但長期的疏離,恐非短期間的路線調整即可整合。至於工會組織的貪腐、裙帶關係和僵化的工作規則,仍是社會和多數勞工對工會的刻板印象,這是美國工會最大的罩門。美國工會高層(Big Labor)的年薪高達400萬美元,是典型的肥貓,怎可能有好的社會觀感。
此外,Joke Rosenfeld認為美國工會縱然在提高勞工所得上效用不彰,但因工會在工作安全、社會互動和政治參與上仍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不能否認工會對促進勞工生活品質的顯著效果。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