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2/5境外公司上班如何保障權益 2/5公司的強制開會 2/5月薪26000放假放4天一天9小時 1/11自105年1月1日起法定正常工時... 1/05取消特別休假!!
當前位置 > 首頁 > 勞動論壇 > 亞洲勞動脈動22 > 土耳其勞動情勢
亞洲勞動脈動22
[ 2015/03/05 ] 土耳其勞動情勢
土耳其勞動情勢
【洪清海】
 
  • 「薄荷四國」
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吉姆·歐尼爾(Jim ONeill)2001年率先提出「金磚四國(BRIC)」概念,曾經引起全球的熱烈討論。近來他又提出了「薄荷四國」(MINT)概念,主角換成墨西哥(M)、印尼(I)、奈及利亞(N)和土耳其(T),也同樣引發各界的關注。
 
BBC記者走訪「薄荷四國」,發現最大的特點是,新四國今後20年都將享受相當的人口紅利,很有可能會重覆中國在2003-2008年期間國民生產總值每年雙位數遞增的奇蹟。尤其走訪土耳其電器產品製造商Beko以及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的民航公司土耳其航空之後,發現到處都感到一種令人興奮不已的創新動力。
 
在「薄荷四國」之中,土耳其之所以引起本人的注意,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象徵國際勞工峰會的G20甫於24在安哥拉舉行;第二是該國金屬勞工罷工行動受到政府打壓,已引起國際工會的嚴重關切。第三是最近看了一篇發表在Labourstart網站的文章,內容詳細探討土耳其經濟快速發展中的勞動市場與勞動關係,非常值得參考。
 
  •  「永續與包容性成長」(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
2015 L20峰會,議程以「永續與包容性成長」(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為核心,聚焦於創造公平的工作,爭取所得平等,增進公共基礎建設,轉向低碳經濟(the creation of quality jobs, fighting income equality, catalyzing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and transitioning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會中國際工聯(ITUC)秘書長Sharan Burrow 工會資詢委員會秘書長 John Evans, 皆出席致詞,強調未來的經濟發展政策應以分享和包容勞工權利為基石。
 
土耳其自2002年由正義發展黨(the Justice and Development Party (AKP))執政以來,積極吸引外資,每年平均超過400億美元的外資投注在內需市場的擴張,
造成農村人力湧進城市,就業人口快速增加,尤其是營建業和服務業勞工。根據土耳其統計局的資料,就業人口在2004-2014年之間由1960萬上升到2610萬人,受僱者淨增650萬人。可惜的是,受僱勞工增加並未反應在工會會員人數上。
 
  • 罷工權名存實亡 
2014年,官方統計受僱勞工人數為1320萬人,工會會員人數為130萬,會員密度僅10%。而團體協約的覆蓋率也呈現下降,從2003年的8.9%下降到2013年的4.3%,被團體協約覆蓋的受僱勞工僅70萬人。揆其原因,應與執政黨為發展經濟而壓制工會活動有關。即使土國憲法自1980年9月即保障工會的罷工權,但執政黨卻以行政干預處處打壓工會的罷工行動,其中最明顯的手段,即是以國家安全為由,以命令延期60天罷工(postponed for 60 days on the grounds of “national security”,並依職權交付仲裁。憲法保障的罷工權名存實亡。
 
1:團體協議覆蓋人數(千人)和比例 
從罷工參與人數統計,可發現土耳其的勞資爭議在1990年為最高峰,此與公營事業民營化有關,隨後則呈下降之勢。2013年雖有上升,但工會的力量已然不足以對抗來自政府的壓制,以及來自勞動市場的結構性衝擊。在失業率仍處於10%,新技術帶來工作模式改變,加上外包和再分包的商業模式的濫用,勞動市場被買方攏斷,勞工為了工作,不願參與工會組織,對罷工更是保持距離以求自保。
 
2:歷年罷工人數 
從土耳其的經濟崛起過程,可發現政府以經濟發展為優先的政策導向,確實為該國的繁榮帶來新的願景,也出現產業結構轉變和都市化的效應。人口紅利讓產業所需的勞動力得到充足的供應,而且是相對廉價,具有所謂的「比較利益」。這與許多從發展中國家快速成長的經驗極為相似。而相對處於弱勢的勞工,為了就業與生活的安定,選擇與工會保持距離,應與勞工的權利意識尚未覺醒有關。目前處於爭議中的金屬工人,其背後雖有來自全球產總(IndustrAll)的培力和支持,但土耳其執政黨既定的全球化經濟政策和社會控制應該不會鬆動。「尊嚴勞動」理想,乃至於國際勞工組織的核心勞動基準,看來非短期間可以在這個被列為「薄荷四國」之一的國家被實踐,而2015 L20峰會在該國首都安哥拉揭示「永續與包容性成長」的主張,似乎也格外的諷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