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雅
[ 2010/06/15 ] 從擴大交流走向具體合作

從擴大交流走向具體合作
【董文雅/本會理事長】
 
一、前言
近年來,兩岸職工交流以工會為平台,經由論壇、協定、互訪及相關活動的安排,不管從交流的頻率、人數、階層、議題等面向觀察,抑或從情感的升溫、共識的強化、機制的運作、願景的建構等面向加以檢視,都朝向更穩定、更成熟與更細緻的方向發展,其功能與效應也不斷在擴散與深化之中。這樣的動態發展,固然值得大家欣慰與珍視,但如何在現有的基礎與機制上,配合兩岸經濟合作的進程,讓兩岸職工交流邁入一個具體合作的階段,創造有利於兩岸職工的職能發展與生活品質的勞動環境,應是兩岸工會互動可以努力的方向與目標。
 
二、共同面對ECFA的效應
兩岸簽署ECFA,或許不是歷史的必然,卻是理性的選項。就過程來看,或許爭論難免,但對立與矛盾終究會統一,並不值得過度關注與憂慮,但如就其效應來看,究竟ECFA會對勞動市場產生何種影響,站在工會立場與職責,就必須積極思維與行動,擴大其正面效應,減少負面衝擊。
就台灣工會所聚焦的議題來看,ECFA對就業與工資的影響,產業與投資的移動,以及政府相關配套是否週延有效,都是議題的核心,也是日後必須面對的挑戰。對大陸而言,相對弱勢產業的競爭與轉型問題,必然產生技術升級與訓練的需求,而且台資企業是否因「產地認證」與「比較利益」的改變,將部分生產流程調整到台灣新創的自由貿易區,從而產生大陸職工的僱用關係變化,也是大陸工會必須面對的問題。
基於以上簡要分析,我們認為兩岸工會共同成立一個以ECFA的推動與問題因應的工作委員會,來定期研商與處理ECFA所衍生的勞動問題,並提供具體的建議和參與相關的改善行動,讓工會系統更能掌握經濟合作下的勞動情勢,這是我們可以進一步規畫的合作項目之一。
 
三、共同面對全球化的衝擊
全球化的戰略與布局,早已是企業永續經營所必須面對的課題,因此企業的反應與行動早已展開。相對而觀,工會系統對於全球化的回應,顯然處於被動而分散的回應階段,仍缺乏緊密的連結,看不到策略的地圖,因此其成效極其零碎而分散。雖然對於跨國企業的勞動人權與核心勞動基準問題,目前已有國際性工會組織和相關的NGO合作進行觀察與改革,但來自各經濟體內部的工會力量能否與之接軌,形成相互呼應的行動系統,則是工會回應全球化的成敗關鍵。
台灣工會體系雖然受限於資源,目前只有少數工會能參與國際工會的協力行動,但已累積不少經驗和資訊,而大陸工會近年來的國際交流則以驚人的速度在拓展,影響力已逐漸浮現。兩岸工會如何在國際工運接軌上攜手合作,讓國際工會能進一步瞭解全球化在華人經濟體系或亞洲區域經濟體系的勞動議題,進而促進國際工運的區域平衡發展,這是我們在建立共同平台上,可以規畫的合作項目。而具體的作法,則可以先從中華國際勞動網站的共同經營著手,再逐步推展到區域性、國際性的論壇與合作。
 
四、從職工需求與工會資源分享展開合作
由於兩岸經社發展與制度設計略有差異,職工需求與工會資源亦有不同,因此兩岸工會要從交流到合作,就必須務實面對職工的需求和工會資源的局限性。不是職工需要的,或是超越工會資源所能完成的,不是浪費就是空想。因此,我認為兩岸工會要從交流到合作,思考的重點仍在於具體與可行。
至於合作項目的選擇,我認為可由兩岸已簽訂交流協議之工會為對接窗口,各依其需求與能力進行研商。以臺灣總工會為例,我們認同福建省總工會路平常務副主席的構想,以「高技能人才」、「技術創新成果」、「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工會業務」等四大項目為合作的範圍,由兩會進一步規劃具體的行動計畫。
此外,目前台灣工會中參與政府相關職訓計畫者愈來愈多,工會的訓練品質也通過TTQS(台灣訓練品質系統,類似ISO10015)評核,有能力來參與大陸職工技能養成訓練,也可以分享如何提升訓練機構辦好訓練的具體經驗與作法,應該對大陸工會有些參考價值。其他如訓練教材的編排與師資群的建立,也是可以分享的資源。
而就台灣勞工的需求來看,能夠經由一個客觀的審查機制,以台灣技術士證換取大陸相同職類與相同等級的證照,不必再跨海考照,也是台灣勞工期待工會能爭取的服務,是否可以促成,自然可以協調權責機關來研究其操作機制。其次,像廈門大學的教育品質享譽國際,能否經由福建省總或廈門市總溝通,為台灣工會幹部或其子弟設計勞動研究專班,培植海西開發區台商處理勞動事務的人才,也是閩台工會可以研究的合作事項。
 
五、結論
兩岸職工交流從早期的相互探索到今日的情感交融,是值得珍惜的一段過程,而在此一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大陸工會領導和同仁的真誠與包容,這是台灣工會幹部非常真切的感受,也是進一步發展兩岸工會合作的堅固基礎。
盱衡兩岸經濟合作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的快速變遷,兩岸工會如何在經濟合作的推動上發揮協力的作用,是當前的重要課題,而如何同步啟動兩岸工會的合作機制,更有其開創性與積極性的綜效。本文謹扼要提出一些想法與期待,或許不夠週延,但如能藉由拋磚引玉,讓大家共同來認真思考兩岸工會交流的創意行動,讓交流走向合作,本文的目的就已達成。以上報告,敬請指正,謝謝。(本文是參加2010 2屆海峽論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