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為何力挺工會?
|
【洪清海/本會顧問】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工會很「麻吉」(match),這是沒有人會懷疑的事實。
自從歐巴馬自上任以來,不僅與工會幹部互動頻率甚高,工會幹部進出白宮如自家廚房,不再像小布希時代只能望「宮」興嘆,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白宮花」。工會幹部堪謂政治新貴,聲音可以直達天聽,令雇主團體既羨慕又嫉妒。雖然工商界對歐巴馬過度向工會傾斜的政策與立法行動相當不悅,既不適應也頗不以為然,因此常有高分貝的反彈之音,但時至今日,歐巴馬與工會依然處於蜜月期,甚至於日前乾脆大聲表明「我就是一個挺工會的傢伙」(I am a pro-union guy),頗有「不然你要怎樣?」的嗆聲意味。
歐巴馬為何力挺工會?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有人從政黨的傳統來看,認為美國民主黨向來把社會公平正義視為核心價值,對勞工、貧窮、社區、福利等議題相當關注,因此與各該族群關係深厚乃自然之事,美國工會組織的政黨傾向歷經百年不改其志,既是理念相合,更是革命情感的交融。歐巴馬來自民主黨政治系統,因此其對勞工與社區事務的關心與體會,有其政治理念的邏輯性,並不是政治的算計。
其次,有人從助選有功的角度分析,認為在歐巴馬問鼎白宮的過程,不管是黨內初選,或是與共和黨的捉對廝殺,工會幹部出錢出力,是志工團隊的主力,幾乎占十分之一,工會力挺歐巴馬入主白宮,歐巴馬縱然不投桃報李,總不能過河拆橋,因此歐巴馬頻頻向工會示好,這是人情之常,也是工會努力應得的回報。
再者,有人從金融危機引發美國公民對企業貪婪性格的憎恨,分析歐巴馬與工會聯手向汽車製造業財閥宣戰,向華爾街的金融肥貓開槍,目的在點燃可用的民氣,藉以進行改革,因此對工會系統的拉攏或示好,自然會不斷加碼演出。
以上各種看法或解讀,不能否認各有所本,但與歐巴馬本人的說詞則有極大差距。其實,歐巴馬之所以力挺工會,來自對工會有助於「中產階級」穩定發展的基本認知。歐巴馬說「沒有強力的勞工運動,就不會有厚實的中產階級」(We cannot have a strong middle class without a strong labor movement),歐巴馬認為中產階級是美國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美國社會的進步力量,透過工會的協商力量,既可穩定就業,也可以讓工資與利益分配更公平合理,讓家庭更有能力來消費、求知與休閒,活化經濟的發展,帶動文化活動,並促進社會階層的向上流動,使中產階級在美國的土地上得到生生不息的滋養。由此而觀,歐巴馬之所以力挺工會,關鍵在於其對工會的社會價值的肯認,是一種極其簡約的邏輯,也是一種單純的信念。正因為邏輯的簡約與信念的單純,所以表現在外才會如此清澈、鮮明和貞定,完全不受外在因素干擾或改變。我欣賞政治人物的這份簡約與單純。
今年五一勞動節,馬總統到台中會見工會幹部,傾聽勞工心聲。對於這樣的安排,我認為不管活動設計的背後是否行銷ECFA的意圖,國家元首能放下身段多與勞工接觸,聽聽勞工的建言,總是美事一樁,何況又是勞動節日,當然具有特別意義。在會談中,台灣總工會董事長以歐巴馬自稱是一個挺工會的傢伙詢問馬總統的看法,據悉馬總統也欣然表示自己是一個挺勞工的傢伙,獲得與會工會幹部的掌聲。我不確知馬總統的回應只是一種政治語言,或是表達其內心所肯認的價值,我能說的是,馬總統如果真心挺勞工,就應該把邏輯簡約,以同理心觀照當前勞動市場中弱勢勞工的困境,正視派遣的濫用,薪資的凍漲、以及苦勞家庭的社會流動問題,把政府有限的資源直接挹注在勞動生活品質的改善之上,而不是依循「政府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邏輯思維。當政府頻頻向企業大放利多之際,勞工需要的,是直接來自政府政策的照顧與立法的扶持,不是來自企業利益的輸送,因為商業邏輯宰制下的利益分享,充滿過多的不確定性與不可期待性。
歐巴馬力挺工會,把行動直接放在有利於工會發展環境的創造上,包括上任即簽署的「工會工資率」(union wage rate),讓聯邦機構的工會會員享有較優的薪資,以及對「受雇者自由選擇法案」(Employee Free Choice Act,EFCA )的全力支持,以及聯邦政府規劃在政府合約中增列「生活工資」(living wage)條款,要求執行聯邦政府合約之企業應提供合理勞工薪資與福利,再到邀請工會領袖參與「經濟與投資振興方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Plan)的委員會的運作,相挺的行動都是直接到位,毫不迂迴。我想,這樣直接的相挺,才是勞工所期待的。
台灣工會也需要一個「麻吉」的總統,只是不知道是否就是小馬個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