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論述
[ 2008/09/08 ] 續談工會發展

【89年08月號會訊 柳針】

建於所謂全國性工會的紛紛成立,除了在上期提出幾點會務運作淺見以外,衡酌我們所處主客觀環境,如兩岸問題,如WTO入會問題所帶來的自由化、國際化趨勢可以說,無論在經濟上、社會上、甚至政治上,我們所面臨的衝擊和危機以極其複雜性,沒有任何一個時期的勞工運動可相提並論,為期有助工運發展,仍要賡續提出以下建議和呼籲:

一、工會基本的概要分類,有產業和職業之分:有基層工會和聯合公會之分;有以國家為區域和以縣(市)、省(市)為區域之分;有行業別工會之分;有單元和多元之分,觀察最近成立的工會性質,大多數為綜合性的工會,也就是以勞動者的共同利益和政府交涉往來為主,在這種前提下要發揮功能:

(一)參考國外工會和政黨關係的模式來運作工會,只要是那個政黨肯支持有利勞工權益的法案,或真正關心勞工,為勞工講話,我們就認同他,並給予回饋,也就是所謂會主義。

(二)絕對要本諸保障勞工權益,改善勞工生活為前提來規劃會務運作的優先秩序,只要能真正的位會員服務,為會員發生代言,為會員謀福利,必能得報真正的擁護認同,所謂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天下名,否則,如僅為謀取幹部個人權益,在目前工會經費普遍拮据,只有「人力」是最可貴資源狀況下,將導致會員不信任、不支持、使支撐工會的人力資源流失,將得不償失。成敗往往繫於一念之間的。

二、除了團結之外還是團結,最近台灣地區工會發展,宛如令人有置身古代春秋戰國、諸子百家齊鳴的時代,所以如此,或許與工運界長期以來始終沒有出現德望足以服眾的領袖有關,但更貼切的觀察,也正是台灣社會、經濟、政治變化太過於迅速的縮影,法令與現實脫節,修法的速度,跟不上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所造成,但無論怎麼變,勞工運動不能團結,就不會有明天!

一部工會運動發展史,就是一部勞工運動團結的歷史,當年沒有芝加哥勞工勇敢團結的上街頭爭取三八制工時、就沒有今天的五一勞動節世界性紀念節日,再往上朔,沒有工業革命初期個別勞工為爭取勞動條件受人單勢孤而有團結組織的倡導和出現,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工會組織和運動,我們說,任何組織運作的成敗,功能的彰顯,不在於形式,而在於是否贏得民心的支持和認同,工會亦復如斯,望有心者善體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