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清海
[ 2009/05/11 ] 技能檢定的量變與質變

             技能檢定的量變與質變
洪清海/本會顧問
 
1972年政府公佈「技術士檢定及發證辦法」,次年建立冷凍空調檢定規範,第三年技能檢定正式上路,從此之後,技能檢定就成為國家評量勞動人口技術含量的重要機制。實施近40年來,國內已有800萬人次參加技能檢定,政府核發合格技術士證高達420萬張,約為目前就業人口的41%,或為15歲以上民間人口的22%,其數量不可謂之不大。
 
日前,勞委會新聞稿指稱,2008年技能檢定到檢人數破50萬人次,合格者36萬84餘人,合格率為67.6%。合格證照丙級占91.2%、乙級占8.4%、甲級占0.3%。就合格證照職類別觀察,以「電腦軟體應用及硬體維護」占29.9%最多;「中餐烹調及烘焙食品」占11.8%次之;「金屬及機械加工」占11.4%居第三。以上三者合計達53%;其餘依序為「美容及美髮」占8%;「會計事務」占6.6%;「電子儀表類」占4.2%;「電機電匠」占4.1%。請領證照20歲以下者占75%。20-30歲者站12.8%,兩者合計占88%。
從勞委會公佈的統計數字,加上歷年的統計資料的彙整,筆者發現技能檢定出現顯著的量變與質變,頗值進一步探究其意涵。茲扼要分述如次:
 
一、 就參加檢定人數而觀,整體明顯呈現持續而正向的成長,且近期的成長速度明顯高於往昔。此與技職教育體系要求學生參加技能檢定有關,而檢定職類的增加以及「即測即評」檢定場所的便利性,亦有具有正向作用。至於保母職類檢定人數在2008年出現暴增,則與內政部家庭托育補助資格設定有關,凸顯證照「實質效用」對參加檢定具有最直接的誘因作用。次就各檢定職類的消長分析,筆者發現「金屬機械加工」、「銲接配管」、「電機電匠」、「電子儀表」、「管建土木」、「紡織」等職類,均呈現明顯逐年衰退現象。以1970年合格證照數來看,全年核發證照數為72590張,其中「金屬機械加工」為50047張,占68.9%,但1996年則已減為14.6%,2006年又減為12.2%;再以「電機電匠」來看,1970年尚占23.6%,1996年則已降為6.96%,2006年又降為5.34%。「電子儀表」在1996年約占11.08%,但2006年已降為4.15%。取而代之的職類,則以「電腦軟體應用及硬體維護」、「會計事務」、「美容美髮」、「中餐烹調及烘焙食品」等職類。從以上統計可知,技能檢定職類雖日漸增多,但集中化的現象極為明顯,且熱門職類與工業部門漸行漸遠,是否影響工業技術與人力的提升,値得關注。

二、 就檢定合格率而觀,歷年平均合格率為53%,2008年則已上升為67.7%,顯示合格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此與應檢人對檢定規範及試題的適應能力提升有關,而其背後則又與技職教育體系加強學生檢定密集訓練,以及社會上考照輔導及訓練之資源快速增加有關。丙級合格率高達70%以上,凸顯檢定試題出現「判別效度」的隱憂,而甲級合格率長期偏低,對應檢意願則有負面影響。此外,各職類各等級合格率的差異過大,也引起標準寬嚴不一的質疑。

三、 就參加技能檢定技術等級之人數來看,丙級比例高達91.2%,乙級為8.4%,甲級則占0.3%,顯示三級檢定人數在比例上的嚴重失衡。此與技職教育體系要求學生達成目標之設定有關,也與職類開發偏重於丙級有關。筆者認為,勞政部門在橫向開發新檢定職類之同時,應兼顧既有職類更高等的檢定,才能引導技職勞動人力垂直向上提升,並使技能檢定與職涯發展具有持續性的關連,而非年輕時的階段性任務而已。

四、 就取得證照者年齡分佈來看,「20歲以下」年齡組占75%,「20-30歲」年齡組占12.8%,兩者合計高達88%,顯示參加技能檢定者年輕化的現象,令人憂心證照已淪為技職學生階段性升學工具,並與職場生產技術之應用產生脫勾現象。30歲以上技術人力對檢定的疏離,凸顯證照對就業的實質效用不高。職業訓練法對僱用技術人力雖有一定比例之規定,其業別及比例由行政院審酌的產業發展和人力供需狀況決定,然而近40年來,行政院顯然忽略其重要性而怠於行使職權。目前政府公佈僱用比例之業別,僅有冷凍空調、室內配線、鍋爐、熔接、起重機、勞工安全衛生、作業環境測定、重機、潛水、汽車修護、中餐、下水道、大眾捷運等職類。行政院漠不關心技術人力僱用比例,可能來自於各業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本位而保守的態度,同時也凸顯勞委會相對於各相關部會的弱勢地位。缺乏行政機關對技能證照的支持,證照的實質作用將難以在職場中獲得改善。

五、 就證照的國際承認來看,台灣得技能證照顯然尚未能與國際接軌。此一困境,固然來自於外交的侷限,但政府的消極不作為,則是關鍵所在。平實而論,以台灣辦理技能檢定作業的嚴謹程度,以及各職類各等級檢定規範和試題所建立的技術含量來看,台灣技術證照的「信度」與「效度」,絕對不低於國際水準。然而,台灣的技術證照卻無法行遍天下,其中的問題,恐非外交困境一詞所可搪塞。政府不能永遠將證照的國際接軌列為政策的願景,我們所期待和需要的是政府積極而務實的行動。

六、 就技能檢定的行政作業來看,筆者認為政府致力於檢定作業的持續改革,値得肯定。目前,不論在檢定的報名,場次的安排,監評的公正,成績的查詢以及發證的快捷,檢定作業皆達一定的水準。而有關檢定規範的修正,命題的改進,以及相關檢定資源的整合,也都顯示行政部門的用心。一年50萬人次的檢定容量,對主辦機關而言確是沉重負荷,勞委會中部辦公室在有限人力下還能維持正常運作,値得肯定。然而,値得注意的是,由於大量臨時派遣人力的進用,以及業務外包監督不足,行政作業品質已出現滑落現象,尚待進一步改善。
 
總結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國內技能檢定在量的成長上頗具規模,代表技能檢定的價值仍被社會肯定,但檢定職類與產業人力需求的不相稱,技術等級證照數量和比例失衡,參加檢定年齡的集中化,以及技能證照與職場效用的脫節,都是當前技能檢定在量變之後必須進行的質變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