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鎮
[ 2015/09/15 ] 基本工資不調,只是藉口,不是理由
基本工資不調,只是藉口,不是理由
蔡明鎮
 
今(104年)812,勞動部召開第29次會議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將於今年第四季的基本工資工作小組會議中,進一步觀察第三季、第四季經社相關數據之變化,再行決定明年基本工資是否調整。此一結論,雖然未把話講死,卻已明示調高的機會渺茫。媒體還報導會後陳部長表示,如果第三季、第四季經濟表現欠佳,連會議都不必再召開,言下之意,基本工資調與不調悉以未來經濟情勢為斷。陳部長直白之言令人錯愕。
 
站在工會的立場,我們不僅無法接受這樣的結論,更無法認同這樣的邏輯和理由。我確信,勞動部潑了勞工一臉冷水,其代價就是讓執政黨總統大選的選情雪上加霜。當一個執政黨無心照顧勞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就是對勞動治理缺乏承擔的意願和能力,如同自行宣告提早進入「看守內閣」,已準備再次政權輪替。
 
勞動部對此次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結論,在新聞稿中強調,「依數據顯示,今(104)年累計前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下跌0.65%,國內物價相對平穩。但國內今(104)年上半年經濟表現欠佳,出口值連續6個月下跌,第2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僅0.64%,當前經濟景氣復甦力道偏弱等因素,實在難以輕忽….」。我們納悶的是,去年第3季到今年第2季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4.32%3.47%3.37%0.64%,年增率為2.95%,勞動部隻字不提這些可參考的現實數據,卻用未來景氣榮枯預測來搪塞,只要求勞工共體時艱卻拒絕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這樣合乎分配正義嗎?
 
據媒體報導,勞動部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基本工資調整公式研究,報告中提出6項公式,包括勞動部認為較為可行的下2項: 
 
1.基本工資=前次核定基本工資×1+1/2經濟成長率)
2.基本工資=前次核定基本工資×1+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1+1/2經濟成長率)

如以第1項公式試算,本次基本工資應調高300元;如採第2項公式,則應先就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內涵進行檢討,剔除與生活成本較無關聯的項目,其年增率才能真實反應國民生活成本的變動。上2項公式未納入「勞動扶養比」,可能引起不同的評論,但可確定的是,引用的經濟成長率和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都是前次核定基本工資後的數據,而非未來經濟情勢的預估,換言之,本次審議基本工資所應應用的數據是去年第3季到今年第2季期間的統計資料,硬扯進今年第3和第4季,勞動部選擇性引用數據,其實毫無道理可言。
 
20世紀初期,美國瑞典裔的知名勞工運動歌手喬希爾(Joe Hill)的《傳教士和奴隸》,被認為是他在美國創作的最好的歌曲,至今仍被許多歌手傳唱。歌曲諷刺些宗教領袖要求劳苦工人接受現世命運的安排,而把希望寄托在來世: 
 
「傳教士夜夜來佈道,告訴你啥壞啥是好; 
你若問為何餓肚皮,他就好聲氣回答你; 
天堂裡有的是麵包,到時候你會吃得到;
先幹活祈禱睡稻草,死去時天堂有甜包。
 他從來没有死去。」
 
勞動部的角色如果是喬希爾的歌曲中的傳教士,台灣勞工能接受嗎?
我想強調的是,勞動部職司全國勞動治理,有責任以國家干預的手段提供勞工及其家庭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勞基法第21條第2項規定基本工資由審議委員會擬訂後,報請行政院核定之。勞動部雖然不是最後核定機關,卻是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主管機關,除必須負起讓審議委員會有效運作並擬訂基本工資調整案的責任外,還必須讓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決議符合設立的目的性,亦即透過訂定基本工資來達到保障勞工的基本生活,實踐憲法保障勞工生存權的要求。勞動部如果聚焦於會議程序的正義而忽略會議的實質作用,根本就是捨本逐末。
 
審計部在103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中指出,台灣的經濟成長率符合預期,但是勞動市場低薪和勞工過勞現象,不利留才和攬才,加上勞動人口呈現減少趨勢,高階專業人才外移,未來勞動市場將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嚴峻情勢。台灣勞動市場出現低薪和缺工的現象,背後隱藏的意涵值得細究。雖然基本工資的適當調整產生的作用有限,但至少代表政府與雇主願意誠實面對台灣勞動市場被過度扭曲的現實。執政黨立委在上個會期如火如荼推動加薪四法,行政部門卻在基本工資調整作業上消極作為,出現執政黨在勞工薪資政策上的嚴重割裂,此一現象令人困惑與不悅。

最近,我們看到南韓最低工資調高8.1%,日本調高時薪16日圓,越南可能調高11-16%的報導,也看到家事外勞薪資因印尼等國的聯合施壓而上調7%的報導,雖然情況不同不宜混為一談,但我想提醒勞動部和雇主團體的是,如果繼續漠視勞工對薪資停滯的強烈感受,我相信衍生的問題只會愈來愈多,這不是台灣總工會願意看到的發展,也不是我們能置身事外的。
 
喬希爾(Joe Hill
圖片來源:http://movie.mtime.com/27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