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論述
[ 2009/10/01 ] 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下的工會運動

                 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下的工會運動
【95年10月01日 徐美美/台灣總工會監事、稅務會計記帳代理業職業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全球化」,近幾年儼然成為一個熱門的新興議題,各國學術界、企業界、政界無不嚴肅以對。從社會學、經濟學到文化人類學等等,各種討論全球化的論述百家爭鳴;而企業的面貌快速變化,跨國企業隱然主宰人類經濟生活的一舉一動;區域性的國際組織,更成為各國政府專注的焦點。
 
    但是,全球化到底是什麼?改變了什麼?創造了什麼?又毀滅了什麼?如果全球化是人類未來的正向趨勢,那為何世界各國的NGO團體不斷地進行衝撞抗爭,試圖阻擋全球化的來臨?如果全球化充滿了罪惡,那為何各國政府總以興奮難耐的口吻來歌頌全球化呢?
 
    身為工會運動者與組織者,不可能自外於全球化的勢力範圍外,更必須積極面對,為未來的工會運動提出可以嘗試的方向與策略。因此,本文將試圖處理以下幾個問題:
 
一、全球化對經濟面貌與勞動條件的改變
二、全球化、區域經濟與在地產業的關連
三、全球化趨勢下,工會運動者可以選擇的方向與策略
 
一、全球化對經濟面貌與勞動條件的改變
    全球化的最大表徵,是跨國企業的力量急速擴增。首先是全球化所帶來的財富增加,卻大部分集中在跨國企業的手中,根據研究統計,從1995年到2000年之間,全球財富增加六倍,但是都集中在三萬七千家跨國企業手中。再者,財富的集中,因為跨國企業的勢力擴張,讓區域性的貧富差距更加嚴重,西方七大工業國只佔世界人口的11%,但是卻擁有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 2/3。
 
    這樣財富分配不均的現況,更加直接影響的是跨國企業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這幾年來,在跨國企業的大力鼓吹下,各國的貿易保護政策一一被摧毀,形成資本容易進出的狀況,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倖免。於是,一個全球範圍的經濟社會,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
 
    這種「地球村」的形成,曾經是許多經濟、社會學者的理想,但現在卻是在龐大的跨國資本力量下所構築出來,於是,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勞動條件勢必逐漸惡化。文化觀察家娜歐密.克萊恩(Naomi Klein)所著的暢銷書「No Logo」一書,詳細調查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勞工,在跨國企業進駐該國之後,勞動條件每況愈下的狀況。我們所穿的名牌大衣、所喝的可樂,可能是在印度的鄉下,由童工製造而成。這意味著,全球化所創造的「地球村」,是一個以全球為範圍來進行分工的勞動市場。
 
    當然,全球化有負面,也會有正面。網路、資訊與知識的普及與快速增長,讓產業出現更多新的面貌。台灣政府所大力鼓吹的「知識經濟」,便是著眼於此。「知識經濟」背後隱含著的是,勞工的創意、資訊、整合能力將成為產業的命脈,於是,勞工的勞動條件更將出現極大變革,而所謂的「產業升級」勢必成為趨勢。
 
    過去傳統的製造業,勞工純粹只是附著於資本的一環,有極高的可替代性,而在全球化所帶動的新一波經濟型態下,勞工已經成為產業最重要的資產,於是個別勞工的不可取代性將會日益升高,勞動條件也會朝向更高品質邁進。
 
    於是,我們看到了全球化在勞動條件上所出現的「二元矛盾性」,在低度開發國家,因為全球化市場中屬於分工連結的後端,許多被開發國家淘汰、但又必須存在的產業,全數移往這些低度開發國家,而產生許多勞動條件極為惡劣的勞工;而開發國家朝向更高等級的產業型態邁進,也出現有非凡身價的勞工。這種矛盾,源自於全球劃下的國際經濟分工,而主宰這樣分工型態的,便是跨國企業資本。
 
    跨國企業的壯大,勞動條件的兩極化,加上資本與人才在國與國之間無障礙的快速流動,這些構築出非常不一樣的經濟面貌,也就是我們琅琅上口的「全球化」。
 
二、全球化、區域經濟與在地產業的關連
許多人提到「全球化」,便會聯想到產業的國際化,也就是說,在跨國企業的主導下,國際性的產品越來越多,從可口可樂、麥當勞、星巴克到Sony、國際牌的電子產品,產品的規格都一樣,不管是在台灣、中國或美國。這確實是一個趨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不斷出現,但是,在全球化的刺激下,卻也悄悄出現一種新的產業型態----在地產業。
 
跨國企業的大規模生產,製造出大量相同的產品,消費者長期習慣這些制式產品之後,開始會尋找具有特殊性、與眾不同的產品,於是,精緻化的在地產業便趁機崛起。
 
日本的「達人工藝」文化,便是最好的例子。傳統的在地工藝品,朝向更加精緻化發展,在跨國企業的強大壓力中,反而成為具有極高附加價值、備受肯定的產業。跨國企業大規模生產的制式產品,無法取代本土的精緻產品,更讓這些在地產業成為眾人追逐的目標。於是,許多學者都觀察到「全球化越強,在地產業越興盛」,在一片全球化的風潮中,這種反而回歸關注在地產業的趨勢,恐怕是另一股始料未及的反作用力。
 
再者,全球化的另一個特徵,便是各式各樣的區域經濟組織的興起。包括區域性的,或是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協定,甚至是大規模的區域串連例如歐盟等等,這都是全球化下的另一種特殊現象。這種區域經濟的出現,一方面是服膺於全球化的威力,但另一方面卻是對全球化的某種挑戰,試圖以區域組織的力量來對抗跨國企業。
 
不管是哪一種面向,我們都必須正視這種區域經濟的趨勢,尤其是海峽兩岸之間的經濟合作。台灣的「大陸熱」,一直沒有退燒,而兩岸之間的合作問題,始終是官方與民間關注的話題,在政治問題的框架下,兩岸的區域經濟合作,始終曖昧不清。
 
在這裡,筆者試圖提出「全球化框架下的兩岸經貿關係」論點,亦即:兩岸經濟問題,應當放在全球化的脈絡下來重新釐清。台灣與中國都不可能跳脫全球化的脈絡來自行發展經濟,兩岸經濟關係,其實是全球化分工關係中的一環,因此,兩岸的經濟合作,除了區域、距離、語文的便利之外,能否創造出新的契機來因應全球化的壓力,這才是關鍵。由這裡來看,兩岸熱絡的經濟活動,能否找出可以共同發展、互蒙其利的產業方向,將是下一階段的兩岸合作方向,此一前提若不被重新釐清,中國將會成為跨國企業分食的市場,而台灣勢必面臨產業空洞的危機,區域經濟的優勢無法被凸顯,殊為可惜。
 
三、全球化趨勢下,工會運動者可以選擇的方向與策略
    本土產業的利潤率下滑,本地勞工遭受外國勞工的競爭日益增強,勞動條件的下降壓力,這些都是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在這些挑戰之中,筆者試著提出,工會運動者可以嘗試的方向,希望可以拋磚引玉,給各位先進討論與參考。
 
1.   善用資訊科技工具,增強勞工的競爭力,擴大工會的組織層面
對資訊科技的運用,在國外的工會嘗試已久,並且累積了非常豐富的經驗,例如,最為著名的工運網站LabourStart(http://www.labourstart.org/),報導所有工運消息,並且代為轉發個別工會的訊息,成為最大的工運訊息集散地。在台灣,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也有類似的角色。而在韓國,手機簡訊的運用,更是工會傳遞訊息的重要工具。對工會來說,資訊科技對於組織工作是相當重要的工具,而面對科技的不斷進步,勞工如何取得進修知識與資訊,更與資訊科技息息相關。國外許多工會,運用數位學習平台,提供會員再進修機會,這便是最好的例子。
 
2.   積極進行區域串連,創造勞工對抗跨國企業的力量
如上所述,區域性的經濟組織不斷崛起,意味著跨國企業在區域間的密集串連與合作,在此同時,區域間的勞工如何合作,就成為工會運動者的重要議題。這幾年,台灣與香港的工會,開始了密集的互動與討論,去年底的一場WTO部長級會議在香港召開,台灣許多工會幹部便前往香港,與香港工會一同參與抗議活動。但台灣與中國工會間的交流並不頻繁,未來能否加強之間的互動,值得觀察。
 
3.     跨領域的合作,厚植工會實力,擴展勞工視
跨領域的合作,是許多工會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工會與在地產業工作者的合作。在台灣或國外,許多工會都積極與在地農民、工藝製作者合作,推動「共同購買」,一方面為在地產業創造市場,另一方面將這些領域的知識與資訊引進工會內部,帶給勞工新的刺激與視野。在全球化之下,勞工的多領域關照,因而取得的知識,將會成為勞工的資本,並且成為工會前進的力量。
 
    全球化的趨勢似乎無法阻擋,但對工會運動者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工會如何在這波的轉變中,取得自我進步的契機,將是未來工會運動的關鍵。